摩擦褪色试验机:评估材料耐摩擦色牢度的关键设备
更新时间:2025-10-25 点击次数:12
在纺织、印刷、包装、塑料及汽车内饰等行业中,产品的外观持久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材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因摩擦而导致的颜色脱落或变色现象(即“褪色”或“掉色”),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为科学、客观地评价材料表面颜色的稳定性,摩擦褪色试验机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检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与研发验证,成为评估材料耐摩擦色牢度的核心工具。
一、摩擦褪色试验的基本原理
摩擦褪色试验,又称“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是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受到干湿摩擦作用后颜色转移或自身变色情况的加速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标准压力和固定行程,使试样表面与白色棉布(或标准摩擦布)进行往复摩擦,随后通过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或测色仪,对摩擦后的白布进行染色程度评级,从而判断材料的抗摩擦褪色性能。
该试验分为两种模式:
1.干摩擦测试:使用干燥的白色棉布在试样表面进行摩擦,评估材料在干燥环境下的掉色能力;
2.湿摩擦测试:将棉布用蒸馏水浸湿并控至规定湿度(通常为95%~100%含水率)后进行摩擦,模拟潮湿环境或手汗等条件下的颜色迁移情况。
测试结果通常以沾色等级表示,采用ISO 105-X12、AATCC 8、GB/T 3920等国际或国家标准中的灰色样卡进行评级,等级分为1~5级,5级为(无沾色),1级最差(严重沾色)。
二、摩擦褪色试验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摩擦头(Test Finger):通常为直径16mm或8mm的圆柱形金属杆,底部固定标准尺寸的白色棉布(如50mm×50mm)。摩擦头施加的标准压力一般为9N(约900g)或4.9N,符合ISO和AATCC标准要求。
2.驱动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摩擦头沿水平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行程一般为104mm,速度为每秒1个往复循环(60次/分钟),确保测试过程稳定、可重复。
3.试样夹持装置:用于平整固定待测试样,防止在摩擦过程中滑动或起皱,影响测试结果。
4.计数器与控制系统:可预设摩擦次数(通常为10、50或100次),自动记录并停止试验,保证测试一致性。
5.机架与底座:整体结构稳固,减少振动干扰,确保摩擦压力恒定。
部分机型还配备自动换布装置、多工位设计(可同时测试多个样品)及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与客观性。
三、主要应用领域与标准依据:
纺织服装:测试面料、成衣、里料、辅料在穿着过程中的耐摩擦性能;印刷与包装:评估油墨在纸张、塑料薄膜、标签等表面的附着力与耐磨性;皮革与人造革:检验鞋材、箱包、沙发面料的色牢度;汽车内饰:测试仪表板、座椅、门板等部件在长期使用中的颜色稳定性;电子产品外壳:评估手机壳、家电面板等涂层的耐用性。
四、技术优势与测试注意事项
摩擦褪色试验机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直观等优点,能够快速反映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如染色、印花、涂层、电镀)的质量水平。在进行测试时,需注意以下关键点:试样应平整无褶皱,测试区域避开接缝或边缘;摩擦布必须使用标准白色棉布,每次测试更换新布;湿摩擦测试中,棉布湿度需严格控制;测试环境应保持恒温恒湿(通常为20℃±2℃,RH 65%±5%);评级应在标准光源箱(如D65日光)下进行,避免主观误差。